首页 / 范文 > 正文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案(通用4篇)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案 篇1

  教学内容:p58——90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 培养观察,操作及思维能力.

  3, 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⑴同学们,老师画了一个机器人,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是用哪一种图形画成的.(课件出示)

  ⑵问:你还记得这种图形的名字吗

  ⑶谈话:长方形是我们常见的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来研究它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发现特征

  (一)研究长方形的特征.

  1,观察

  谈话:研究平面图形的特征,我们一般从边和角两个方面入手.我们先来研究长方形的特征,仔细观察屏幕上的长方形,你发现了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

  板书:观察

  学生汇报.

  2,验证

  谈话:同学们的观察到底准不准确呢 我们能用什么办法证明一下呢 请同学们四人一组互相讨论,想办法验证一下刚才我们用眼睛看到的,是不是准确.

  分组活动.

  3,交流,总结

  问:你发现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指名回答.

  问:你是怎样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 指名回答.

  及时板书:折,量,比.

  4,小结:刚才同学们用折,量,比的方法说明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讲述:通常我们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

  5,问:长方形的角有什么特点呢 指名回答并板书.

  问:你是怎样发现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的

  6,小结:我们通过自己动手发现了长方形的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就是长方形的特征.

  板书:观察,验证,作结论.

  反馈练习:课件出示,这些图形是不是长方形,它符合不符合长方形的哪个特征.

  (二)研究正方形的特征

  1,谈话:我们同样可以通过观察,验证,作结论的学习方法来发现正方形的特征.

  引导学生依照研究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的方法,自己去发现正方形的特征.

  2,指名总结出正方形的特征.

  3,说说你是怎么样验证的.

  如果是通过折的方法来证明四条边相等,你是怎么证明邻边相等的.

  讲述:正方形的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

  反馈练习:课件出示,这些图形是不是正方形,它符合不符合正方形的每个特征.

  (三)

  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谈话:我们已经发现并验证了长方形的特征和正方形的特征,那么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小组讨论后在班级内交流,使学生认识到长方形,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和四个角,每个角都是直角.不同点在边上,长方形的对边相等,而正方形是四条边都相等,也就是说正方形不仅对边相等,而且邻边也相等.所以我们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板书: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三,应用拓展

  游戏:猜图形

  1,牛大哥:我的身后是一个长方形,看得见的两条边分别是8cm,5cm,你知道其它两条边的长度吗

  2,狗弟弟:只知道我的身后是一个四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一条边是5cm.聪明的同学,它可能是什么图形

  我的身后是一个四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每条边是5cm.聪明的同学,它一定是什么图形

  四,初步感受周长

  出示一个长方形,提问:老师如果要用绳子将这长方形围一圈,需要多长的绳子 需要量几条边 为什么

  课件出示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7米和5米.

  如果把这根绳子围成一个正方形,它是边长是多少

  五,全课总结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又进一步认识,研究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后,我们也可以利用观察,验证,作结论的方法来认识其它的图形.

  五,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边 角

  长方形

  有四条边,对边相等

  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

  有四条边,都相等

  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8-6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操作,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 能正确辩论生活中遇到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体。

  3.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地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准备]

  图形纸片、三角板、剪刀、投影片。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引导学生说说生活周围常见的各种图形。

  2. 教师出示图形,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从而引出长方形、正方形,并揭示课题。

  3. 观察长方形、正方形各由几条线段围成?

  4. 引导学生观察手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边、角的数量。

  5. 小结: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就叫它“四边形”。

  二、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 认识长方形的特征。

  (1) 出示一长方形纸片,指出它的边在哪里?如何来区分这四条边?(引导学生自学课本什么叫长、什么叫宽)并指出它的长和宽分别在哪里?

  (2) 同桌讨论:可以怎样把这个长方形的纸片画下来?

  (3) 观察教师演示(只测一长一宽就画出了长方形纸片模型)。

  (4) 四人小组讨论:

  a. 结合手中的长方形量一量,想一想,为什么只量出它的两边就能画出这个长方形来?

  b. 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提示:可以用量、折、比的方法)

  c. 小组汇报、反馈。谈谈自己用什么方法发现长方形特点。

  d. 小结长方形的特征:长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并且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 画长方形。

  ⑴同桌讨论:根据长方形的特征,想一想可以怎么来画长方形。

  ⑵反馈说说自己的各种想法,并选出优秀可行的方法进行演示,最后进行比较哪种方法最合理。

  ⑶学生尝试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⑷作业展示:选出优秀作品进行观赏,并让其说说作图过程。

  ⑸教师小结:首先画一条长方形的长(或宽)边,再以两个端点为顶点,画两个直角,然后取相等的两条线段为宽(或长),把另两个端点连接起来。

  3、 认识正方形的特征并画正方形。

  ⑴教师演示:把一长方形剪去一部分变成了正方形。

  ⑵四人小组讨论:正方形与长方形相比,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

  ⑶反馈归纳。

  ⑷学生尝试画一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

  ⑸反馈。比较长方形与正方形作图方法的异同。

  4、 观察比较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区别与联系。

  三、 应用拓展

  1. “想想做做”第1、2题。

  2. 实践活动(“想想做做”第3题)

  3、拼摆图形

  (1)小组合作用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并说一说是怎样拼的,有哪些拼法。

  (2)用1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4、动手测量

  (1)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先量一量,再填一填。

  5、画图形

  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展示部分学生画出的图形,并让这些学生说出所画图形每条边的长度。

  四、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在知识上和学习方法上有什么新的收获?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案 篇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8----6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培养观察、操作及思维能力。

  3、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出示教室立体图。

  谈话: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藏在我们教室里的数学知识。在教室里你们能找到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吗?

  2、举例。

  谈话“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可见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我们常见的图形。它们都有各自的特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二、自主探究,发现特征

  a:研究长方形的特征。

  1、猜想。

  谈话:我们先来研究长方形的特征,仔细观察长方形,你发现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请学生汇报。

  2、验证。

  谈话:小朋友的猜想到底是对是错呢?我们能用什么方法证明一下呢?同桌讨论,想办法验证一下长方形是不是真的具有这些特点。你打算用什么方法验证?

  学生相互讨论、动手操作,形成小组意见。

  (学生可以用直尺量、把长方形对折、用三角尺比一比,说明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3、班内交流、总结。

  提问:你发现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板书:长方形 四条边 对边相等)

  讲述:我们把上下两条相对的边、左右两条相对的边叫做对边,相邻的两条边叫做邻边。

  提问:你是怎么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指名回答。(课件演示)你是怎么知道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用直角三角尺比一比)

  小结:刚才小朋友们自己动手发现了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就是长方形的特征。

  b:研究正方形的特征。

  提问:你能将手中的长方形变成正方形吗?(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考虑)

  引导学生依照研究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的方法,自己去发现正方形的特征。

  全班交流并总结出正方形的特征。(板书: 正方形 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使学生认识到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和四个角,每个角都是直角。不同点在边上,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也就是说正方形不仅对边相等,而且邻边也相等。

  介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各部分名称。

  师: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课件演示)

  三、应用拓展:

  在钉子板上画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说画出的图形为什么是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学生回答后再次电脑演示)

  用两副同样的三角尺,分别拼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拼摆图形。

  小组合作用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出一个长方形,并说一说是怎么拼的,有哪些拼法。用1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你能想到几种拼法?

  动手测量。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展示部分学生的图形后,然后全班学生回答课件演示的图形,并回答它的长宽或边长各是多少。

  师生总结,共同评价。提问: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附:板书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长方形 四条边 对边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 四条边 每条边都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

  反思:本节课内容是在一年级已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主要从三大方面去考虑:

  一、注意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图形,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世界和接触的事物大都与空间、图形有关,他们常常需要从形状上去认识周围的事物,描述这些事物在形状上的特征,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学生“在教室里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和正方形”,激活他们记忆中已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表象,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图形是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来的,图形与我们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注意让学生亲身参与生动具体的操作实践活动,获得对图形认识的充分感知,积累对图形的直观体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对图形性质的理解、空间观念的形成和推理能力的发展都与他们对图形的直观经验,而经验的获得更是离不开对图形的实际操作和观察,因此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拿长方形正方形的纸来“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来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的一些基本特征,我还特别注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活动时间,注意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方法上给一些适当的指导,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由此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直观经验;

  三、充分利用课件,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由于有了先进的信息技术,笔下原本竟滞的平面图形被插上信息技术这个想象的翅膀,于是变得鲜活起来。在本课中,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的动画演示,习题设计的动态过程等真正让学生切实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从而实现了学生对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得淋漓尽致。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这两种图形的特征,为后面学习长、正方形的周长、面积以及立体几何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分析:

  1、借助观察、操作,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

  2、经历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发展空间想像力和创新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欣赏图形美,培养爱护鸟类、保护环境等环保意识。

  教学要点分析: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 归纳总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为了突破这一重点,教学中通过学生分组合作、动手实践、讨论交流,自主获取新知,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空间观念。

  教学策略设计: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根据这一理念,我认为教学中,教师的着眼点,不应只是规律性结论的呈现,而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为此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以“美丽的鸟巢”导入新课,通过猜测、操作、分析、比较等方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出长、正方形的特征,并应用这些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小棒。

  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 揭示课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信息窗1情境,点击鼠标。

  小朋友们,小鸟的“家”漂亮吗?看到它们这么漂亮的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鸟巢是怎样做的?它的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今天我们重点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板书课题: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帖)

  设计意图:好奇是孩子的天性,由情景中的数学问题导入新课,能很快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悬念,并迅速切入正题,为后面的合作探索与深化理解巧设“孕伏”。

  第二环节:分组合作 探究特征

  本环节设计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 猜测特征

  我是这样进行的:(老师手指课件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小朋友们,我们大胆的来猜想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会有什么样的特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出:大家的猜想到底是对还是错呢?下面就要通过我们的动手操作来进行验证。

  这里更多体现了课堂的生成,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成了课堂的主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第二层次:探究特征

  首先研究长方形的特征:大家的桌子上有长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小棒等学具。听清要求:利用这些学具,动脑筋,想办法,找一找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征,角有什么特征,一会儿要在全班交流你们组是怎样发现这些特征的。

  学生分组学习结束后,全班进行交流。有的小组通过测量的方法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有的小组是通过对折的方法发现的;有的小组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发现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在此基础上,再利用课件演示长方形的特征。(演示课件)

  最后教师板书特征: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贴在黑板上)

  接下来研究正方形的特征

  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的特征,利用手中的学具,运用各种方法看一看正方形有哪些特征。学生在分组合作、全班交流后,总结出正方形的特征,教师板书: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贴在黑板上)

  在这个层次里,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学生分组合作、讨论比较、总结特征,预设与生成交替出现,课堂真正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第三个层次:比较特征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长、正方形的异同,然后全班进行总结,教师用韦恩图表示出长、正方形的关系。(画图)

  有对比才有鉴别,本层次的设计就是想通过比较长、正方形的异同,让学生在同中求异,在异中求同,避免思维产生混乱。

  到此,新授已经结束,师生共同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指着黑板比划一下)然后对开始的猜想进行判断。

  本课的第三个环节 实际应用 解决问题

  练习的设计紧扣重点,由易到难,形式多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

  第一个练习: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说出其它两条边的长度,并说明理由。

  第二个练习:用小棒摆长方形、正方形

  每个同学都有长短不同的小棒若干根,两人一组,选择合适的小棒分别摆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要说清这样摆的理由。在这里学生有可能摆出平行四边形、菱形,那么让学生说明为什么不是长、正方形,怎样才能变成长、正方形。

  第三个练习:给出一张长方形纸片,让学生想办法变成最大的正方形。目的就是想让学生在操作中体会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

  最后一个环节:全课总结

  以学生谈感受的方式,评价本节课的收获、体验,以及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感受数学的魅力。

  创新特色:

  本节课的教学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观:课堂不仅是预设的,也是生成的,以改以往那种老师提前考虑周密,单等学生按照老师设计路线走的教学模式。

  课堂需要预设,没在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但仅有预设是不够的,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本节课恰好体现了预设与生成二者的互补关系。

  新课伊始,老师大胆的让学生猜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不怕学生离题万里,也不怕学生早就知道,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和展示自己的已知,不论对错都给以细心呵护,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现了生成课堂的生命活力。接着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学具、用品,让学生潜心研究大家的猜测。在学生遇到困难的地方稍加点拨,对学生的新奇发现预以肯定,体现了教师对教材、学生、课堂的精心钻研。

  整个课堂孩子――这群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随机性。

  教学后记:

  通过本节课教学,我发现随着学生知识面的拓宽,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一般特征,对学生来说已不是新鲜知识,而我还走着探究特征--应用特征的老路,显得有点预设过多。

  本节课在预设时,可以在一些环节上做一调整,例如:猜测特征时,把学生的猜测展现出来,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证明自认为正确的特征,去说服别人;在证明猜测的同时及时总结新的发现,补充完善课本知识。使教与学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生成性教学中提高教师的实践智慧。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