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正文

《姥姥的剪纸》

《姥姥的剪纸》

《姥姥的剪纸》(通用17篇)

《姥姥的剪纸》 篇1

  苏教版国标本  六(上) 执教  江苏省特级教师  许红琴

  本文为自己听课后整理  略有差错

  一、齐读课题 整体回忆内容

  师:这是一篇叙事性的散文,叙事性的散文往往通过对人或事的叙述,抒发作者的感情。这篇课文写了哪几件事?

  生:两件事,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姥姥的剪纸深深地吸引了我。

  师:学习这一类散文,我们弄清了主要人物和主要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那这篇课文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

  生:(略)

  师:我们有的想了解课文的内容,刚才这位同学想了解作者为什么写,我们高年级的同学还应该想想课文是怎么写的,这三方面的内容。

  二、寻找文眼 明确学习目标

  师:姥姥剪纸的技艺和剪纸的作品各有什么特点?

  生:略

  师:找到文中最能体现姥姥技艺高超的一个字?

  板书:艺高  神

  师:姥姥怎么会有这么高超的技艺?

  生:总剪。

  板书:总剪

  师:今天我们循着“神”字,走进姥姥,走进姥姥的剪纸,看看姥姥的剪纸神在哪里?作者是怎样来写出这种“神”的?

  三、学生自主阅读

  师:请大家带着问题默读全文,在重点的词句或感受深刻的词句上圈划,写写批注。

  (教师巡视,相机指点:写批注可以简单一些,用一、两个词语即可……有的同学还关注用什么方法写的,很好……重要的句子中一些关键的词语打上点,这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四、学生交流  品读文本

  生1:朗读并交流阅读感受。教师出示交流内容:“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师:你说到姥姥的剪纸栩栩如生,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略)

  师:对同一句话有没有不同的感受?

  生:(略)

  师:教师划出关键词句(上划线部分)为什么不说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像母鸡,剪只公鸡像公鸡?

  生:略

  师:对,如果说“像”字写出了姥姥剪纸的形似,那么“能”字则写出了神似,这样写用一个词语形容就叫(出示词语)形神兼备。我们读文章时就应该像这样细细地品读语言。

  板书:品语言

  师:这个同学的感受特别好,奖励你来由衷地赞一赞姥姥的剪纸。

  生:2生个别读——齐读

  师:姥姥不仅剪出的动物形神兼备,还能剪各种植物、人物、器物,我们也来像课文一样说一说。

  出示仿说句式:剪   像    ,剪    像    ,剪    能      ,剪     能     。

  (后半句教师引导:剪朵鲜花——;剪只喜鹊——剪条鲤鱼——剪盏电灯——)

  师:你看,连器物也活了,还有别地地方看出“神”吗?

  生2:交流岂知工夫不大,一只‘喜鹊登枝’便完成了……

  师:(打断)不要忘了前文,姥姥是在什么情况下剪的,读书要前后勾连。

  生:朗读并交流阅读感受。教师出示交流内容: “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大,一只‘喜鹊登枝’便完成了。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

  师:谁还有自己的感受?

  生:略

  师:看,姥姥在被捂着眼睛的情况下,剪出的“喜鹊登枝” 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简直是(出示词语)炉火纯青  出神入化

  生:齐读本语段

  师:还有哪个地方看出姥姥的剪纸“神”?

  生3:朗读并交流阅读感受。教师出示交流内容: “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

  师:(如上划出 “剪字”)用了几个“剪”字?

  师生接读:姥姥——(生)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师)一年四季总在剪,日光下——(生)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师)一天到晚都在剪,甚至——(生)甚至摸黑剪。

  师:(出示比较)“一年四季,白天黑夜都在剪”一句话,一个剪字不就都说清了吗,很简洁呀?

  生:略

  师:短语读来琅琅上口,而且一连用了五个“剪”字,更感受到姥姥一直在剪。

  师:感情示范朗读。读着读着,我们仿佛看到?

  生:略

  师:散文的语言简洁、优美,这一组组短语就像一幅幅画面,仿佛能看到一个个场面,场景中的人物和事件,这叫画面感。谁能读出来?

  生:2生读。

  师:这么优美的语言建议大家在课后变成画面,装上画框,变成6幅画装在心底。

  生:齐读。

  师:剪纸让姥姥练就了一身本领——

  生:个别读第二句。

  师:我们平时有这样说吗,“手是眼睛,剪刀变成了手指,”能读出什么?

  生:略

  师:手就是眼睛,手就成了神手,剪刀就是手指,简直就是神剪,神手再加神剪,姥姥成了神剪手。课文用了这样独特的语言。以后,我们碰到像这样有新鲜感、陌生感的语言要认真品一品,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这样的学习能让我们的体会更多,收获更大。

  师:光读出姥姥的“技艺神”不行,还要往深度读、广度读。还有什么“神”?

  生4:朗读并交流阅读感受。教师出示交流内容:“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栓到屋檐下。”

  师:姥姥的剪纸又不是绳子,怎么“栓”,这样的语言也非常有特点。

  板书:栓 脚

  师:老师发现,有的同学赶快加点,阅读要像他们一样留下痕迹。姥姥的哪些剪纸把我拴住了?

  生:略(课文中有关童年生活的剪纸画面)

  师:童年的我被拴住了吗,哪些词句让你读出来的?

  生:“摆弄”一语句。

  师:一个细节“摆弄”,让人看出我被栓住了,还有哪些细节?

  生:“缠着” 一语句。

  师:从我的一系列行为细节中可以看出我被姥姥的剪纸深深地拴住了,姥姥的剪纸何止拴住了我的“脚”(上板书擦去),拴住的是我的心。

  板书:“脚”擦去改成“心”(并加右侧箭头)

  师:究竟用什么栓住我的心?

  生:姥姥的爱。

  师:姥姥的爱在哪里?我们是要有理由的。

  生:“搂在怀里夸” 一语句。

  师:“一搂一夸”又是一处细节.

  生:“怕”一语句。

  师:一个“怕”字读出的是?

  生:略

  师:姥姥跟我的爱渗透在姥姥和我的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还体现在哪里?

  生:剪纸中。

  师:童年的哪幅剪纸中?

  生:略

  师:老牛总在干什么?

  生:略

  师:姥姥和我的爱不仅仅融入在一个个生活的细节中,还融入在这一张张剪纸中,剪纸的“神”不光是技艺传“神”,更传的是“情”。

  板书:情

  生:齐读12节

  师:一个“栓”字拼出了许多情,姥姥的剪纸仅仅拴住的是我童年的情感吗,从哪里看出来?

  生5:朗读并交流阅读感受。教师出示交流内容13节:“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但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其中有一幅是这样的: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我知道,这是姥姥对我的期待。”

  生:略  4位学生谈不同的体会。

  师:师生接读,“在我的梦中不时映现的是——生接读”

  师:最后的一段特别有特色,先来看这幅剪纸,哪些语言传情,传递这怎样的情,读出了什么?

  生:略

  师:对,这幅剪纸传递的是多重的情,有不舍,更有期待。(点红:见上)

  “联结”与“栓”比一比,有何不同,栓的是谁的情?联结的是?

  生:略

  板书:联结(并画左侧箭头)

  师:“一片开阔的草地”前文哪里看到?

  生:集体回忆前文的三处。

  师:姥姥剪纸中的这片开阔地还喻示这什么?

  生:3生回答  童年的快乐生活  姥姥与我的片片深情  预示作者美好的未来

  师:这是散文的一种写法“含蓄”,读来意蕴深长,情意绵长。

  板书:含蓄

  生:2生个别读——齐读

  师:(手指板书)读散文遇到含蓄的地方要细细的品味,我们现在读出了“神”的两处意蕴,高年级的同学读的时候还可以读出“神”在哪里?

  生5:朗读并交流阅读感受。教师出示交流内容13节:“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总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师:(出示课文插图)在我的梦境中,在我的心灵深处,总有姥姥“沙沙”的剪纸声,这剪纸声——(生接)清清爽爽,让我的心境变得——(生接)有声有色,让我的梦境——(生接)变得有声有色,让我的思乡情也——(生接)变得有声有色。

  生:齐读该语段。

  五、总结课文  知道学法

《姥姥的剪纸》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4.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都知道姥姥是个剪纸高手,她啊,什么都能剪,人物、动物、器物……课文中提到了姥姥的两类剪纸,是哪两类呢?

  指名学生回答

  (喜鹊登枝、老牛兔子图:顽皮的小兔子骑在温顺的老牛背上、老牛和兔子在啃食青草)

  这两种剪纸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希望通过这两种剪纸,进一步了解姥姥。先来看第一幅剪纸。

  二.学习课文2-6小节

  1.出示第一幅剪纸的内容

  2.读读这幅剪纸的内容,结合文章2-6小节,说说你从这幅剪纸中感受到了什么?可以用笔划划写写。

  3.指名学生交流,教师随机讲解。

  a姥姥剪纸技艺高超、心灵手巧找句子找词语幻灯出示这句句子

  工夫不大:时间短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无可挑剔:剪的很完美,找不出一点毛病 喜鹊登枝图:难度高、艺术价值高

  姥姥的剪纸技艺已经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境界?(炉火纯青、出神入化)

  所以,文中的“我”对姥姥的剪纸打心眼里——生:佩服、喜欢

  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姥姥的高超技艺,读出对姥姥的赞美、佩服的情感。(随机读,穿插在课文的讲解中)

  自由读,指名读,教师评价

  b还有哪些句子也能体现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

  句子: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延长的手指。

  (姥姥剪纸根本就不用眼睛了,真是不可思议。)

  姥姥的剪纸技艺为什么会如此精湛的呢?

  (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数九……摸黑剪)

  c所以,观察姥姥剪纸对作者来说是一种享受。

  三.学习课文7-12小节

  1.从姥姥的第一种剪纸中,我们认识了心灵手巧、技艺高超的姥姥,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姥姥的第二种剪纸,这其中又蕴涵了怎样耐人寻味的情感呢?

  2.文中介绍了哪几种老牛兔子图?请你们认真读读课文,分别找出来,挑选你最感兴趣的一两幅来谈谈你的体会。

  (顽皮的小兔子骑在温顺的老牛背上、老牛和兔子在啃食青草)

  (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睡觉的兔子、拉车的老牛、耕地的老牛……)

  4.你对哪一幅图最感兴趣,为什么?

  除了这两幅,还有吗?

  5.学生交流,教师随机引导

  a牛驮兔子图:姥姥就是牛,我就是兔子,两人感情非常好。

  姥姥非常关心我,怕我出危险才给我剪的

  我被姥姥的剪纸深深吸引了,引出“栓”字,拴住了我的心,我在姥姥的关心、呵护下快乐的成长

  教师板书:浓浓的亲情 拴

  b牛兔同食图:牛和兔子在无忧无虑的吃草,我和姥姥是一家人,在一个锅里吃饭呢,我和姥姥连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

  c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拉车的老牛、耕地的老牛……:

  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总是在干活儿,姥姥总是默默的关心着我,保护着我,疼爱着我,让我能开开心心的生活,让我的童年生活充满色彩。

  d作者的顽皮可爱愉悦着姥姥,姥姥的慈祥疼爱又感染着作者,屋檐下洋溢着那浓浓的亲情

  三.学习第13小节

  1.是啊,从小到大,姥姥一直为我操心,默默的关心着作者,直到作者长大后,离开家乡了还不时收到姥姥的剪纸。其中有一幅是这样的:

  2.出示剪纸内容

  3.说说你对这幅剪纸的理解

  4.这包含了姥姥对我的期待,姥姥会期待些什么呢?

  期待我学业有成、快乐的生活、茁壮的成长……

  5.姥姥那么的牵挂我,那我呢?

  6.出示最后第二句句子

  7.说说你的体会

  8.窗花暗指姥姥 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指我快乐的童年…… 我在思念姥姥 对姥姥充满了感恩的心

  9.所以作者会怎么说?]

  10. 无论……有声有色

  11. 我心飞扬,我梦依旧,姥姥的剪纸将拴我一生,拴我一世,感情朗读,读出对姥姥的感激与思念之情。

  四.总结全文

  1.文中的我在姥姥的呵护下健康、茁壮的成长,有这样一首歌:放音乐

  2.记住: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亲人、故乡永远是你们情归的港湾,感谢亲人

  3.如果文中的姥姥就是你现在的姥姥,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呢?

  4.出示小诗,朗读

  五.作业

  1.放映剪纸图,让学生们了解剪纸的历史、剪纸的特色、剪纸的种类、方法。

  2.在下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让我们走进剪纸。

  更多资料:

  姥姥的剪纸     12、《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一      12、《姥姥的剪纸》教学教材解读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之二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

  姥姥的剪纸(第2课时)教学设计      姥姥的剪纸 教案      12姥姥的剪纸 教案

  姥姥的剪纸 教案2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三     】《姥姥的剪纸》教学后记

  】《姥姥的剪纸》的教学与反思     】《姥姥的剪纸》案例与反思     】《姥姥的剪纸》教学随笔

  姥姥的剪纸 教案三     读出童年的心梦之境--《姥姥的剪纸》课堂实录及评点

《姥姥的剪纸》 篇3

  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教学过程:一、学习生字疏通课文1、揭示课题,指名读一遍2、姥姥是谁?3、说说对题目的理解,并推测课文会写 哪些内容?4、学生自学生字词语5、初读课文不懂 的地方作上记号6、交流所学,不会的在全班解决7、指名分节读课文及时疏通课文,纠正错误。二、初读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2、朗读思考;哪些自然段讲的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可以合并起来。3、学生默读思考,同桌交流。4、指名说说全文共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师适当点拨。三、指导写字。1、 师重点指导,学生写字2、展示评议四、布置作业1、读熟课文2、搜集剪纸资料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教学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教学过程:一、欣赏剪纸1、课文里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姥姥的剪纸?请分别找出来,朗读体会剪纸 的特点。2、学生朗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相应的特点。学生小组讨论交流。3、了解学生朗读感悟情况,并随即点拨,引导学生欣赏姥姥的剪纸。(1)“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无所不能”这个句子写出了姥姥剪纸的内容广泛,题材对偶样,也说明了姥姥的确是剪纸行家,“无所不能”。(2)“你姥姥神了,……公鸡能打鸣”这句话生动地说明老老的剪纸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突出的显示了姥姥的神剪纸技艺高超。(3)“嗬……无可挑剔”这句话是“我”发自内心的赞赏。由此可只,姥姥的剪纸形神兼备,是完美无缺的工艺品。(4)“我强过来一看……老牛背上。”(5)姥姥又剪出……肯食青草5、学生朗读有关词语,边读边展开想象体会姥姥的剪纸是何等精美,何等的有意义。6、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能够表现出老老的剪纸相关特点的句子,读出赞赏之意。二、认识姥姥1、欣赏完姥姥如此众多的剪纸作品,你们想知道写什么?2、指名说一说。(1)姥姥是怎样剪纸的?姥姥为什么能剪出如此精美的艺术作品?(2)姥姥是一位怎样的人?3、同学们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中,请在自己朗读思考的基础上,同拙见相互交流,相互提示相互启发。4、学生自主读悟,同桌互动。5、学生抓住相关的词句,朗读体会老老的特点,把握人物形象,感悟任务的内在的品格。6、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语句。一、质疑问难1、学生朗读课文,寻找疑惑之处,小组交流对疑难之处的理解。2、引导学生解决典型的疑难问题。“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刁难……挑剔……耍赖……”问题:着是课文第四节中的一句话,其中的刁难、挑剔、耍赖、调皮蛋等含有明显的贬义成分。如何准确的理解这些词语呢?试解:课后练习第三题这样提示我们“查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二、练习深化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后最后两节争取回背诵。2、引导背诵(1)    从那时侯起,我……达到老牛(2)    一头老牛……变得3、“熟能生巧,……准头了”结合你生活中的体验,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4、读完这篇课文,你想对姥姥说些什么?板书设计:             姥姥的剪纸剪纸: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姥姥:心灵手巧、勤劳善良

《姥姥的剪纸》 篇4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姥姥的剪纸》(作者:笑源)。

  教材解读:课文为我们描述了“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说她普通,她实在又不普通。一手高超的剪纸技艺,让所有人都赞不绝口。姥姥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我”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说她不普通,她实在又太普通,每天烧饭、择菜、淘米、喂猪……与所有的姥姥一样,朴实平凡,日夜劳作,与外孙相濡以沫,有着化不开的亲情。

  “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通过这剪纸的高超技艺,姥姥那纯朴、善良、热情的形象,以及与“我”之间浓浓的亲情,似在我们眼前清晰、丰满起来。

  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的情味来。读着语言文字,有一股北方特有的民风民情迎面扑来。作者的这些遣词造句也很有地方特色,很有“嚼”劲!

  设计理念: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我从题目入手,把全文给统一起来。一是品姥姥。品姥姥,不仅品她的剪纸的技艺,还品她的勤劳,还品她的善。二是品剪纸。品剪纸带给乡村人的情,品剪纸对我的熏陶,带给我的亲情。

  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走进语言文字,走进姥姥的剪纸艺术世界,走进姥姥与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建立起姥姥的人物形象。“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在教学设计时,我始终围绕姥姥的“剪纸”开展教学活动。我把全文分为两部分,第一、二段为第一部分,先是让学生找描写姥姥剪纸技艺高超的语句,感受姥姥剪纸的形象生动、精巧细致,在感官上有一个形象的了解。接着,以“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为中心句,思辩姥姥为什么能“熟能生巧”,怎么练的,结果怎样,进一步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在鉴赏中体会作者是如何表现人物特点的,对文中具有浓浓的北方风情的词句表达效果,有所感悟,并对习作语言表达有全新认识。

  然而,整篇课文要表达的不光是姥姥的剪纸技艺,更是祖孙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在第二部分的教学中,我还是抓住关键字:“拴”,“缠”,“心”,“梦”,通过用心品读这些语言文字,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最后,我通过诗歌改写,又回到课题,领悟题目所寄托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鉴赏作者充满情味的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鉴赏作者充满情味的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版块:品读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

  1.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姥姥的剪纸》。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姥姥的剪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2.难怪,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引读第一自然段)

  3.是呀,姥姥心灵手巧,剪纸技艺高超。你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姥姥手很巧,剪纸技艺高超呢?打开书,请大家默读1-6自然段,品品划划,还可以做些批注,写下自己的感受。

  4.学生默读圈划做批注,教师巡视

  5.交流,相机出示:

  ▲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想见识一下姥姥的精美剪纸吗?现在,老师就满足大家的愿望。(出示)

  *看了这些剪纸作品,你情不自禁想说——(出示,语言训练)

  *不仅是你们,乡亲们都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谁来读?

  指导读。

  *尽管这是夸张的说法,却反映了姥姥的剪纸技艺——深入人心。咱们一起读好这句话。

  ▲我是一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枝”便完成了。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

  *不知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几个词:调皮蛋刁难挑剔耍赖,这几个词从感情色彩上说,本来都是——贬义词,放在这段话里,还是贬义词吗?再用心读,你读出了什么?

  *指出:作者的用词特别独到。利用反衬的表达手法再次证明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

  *你耍赖过吗?你能把耍赖的感觉读到这最后一句话中去吗?如果我是文中的姥姥,你冲着我耍赖。

  ▲创设情境互动:师:“你差点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用指头点一下学生的鼻子)“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熟能生巧”就是说——

  *姥姥"熟能生巧"的本领是怎么练就的呀?

  出示:"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

  指导读

  *过渡:有没有人剪到手呀?是呀,(出示: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为了让乡亲们图个吉利,姥姥有求必应,总剪,(出示:“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多么勤劳,多么善良的姥姥啊!

  总剪,就再熟练不过了,日久天长,剪起来就心中有数,这就是——有准头了。

  *生活中,你碰到过哪些人,哪些事,也像姥姥剪纸那样,因为不断地练习,反复地实践,达到了熟能生巧、出神入化的地步?

  *这可是姥姥的经验之谈啊!一起读——

  (设计意图:教学中,我采用的是让学生抓住重点字词进行感悟的学习方法,寻找并反复朗读描述姥姥剪纸的语句,体会姥姥剪纸的高超技艺,例如“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无所不能”、“你姥姥神了,……公鸡能打鸣”、“无可挑剔”等语句,通过朗读,增加学生的积累,逐步将文中的好词句内化为他们自己的语言。我还让学生仔细观察其它几幅剪纸作品,深感剪纸之难,由此联想到姥姥的手艺之精巧,技术之高超。)

  第二板块:品读姥姥的舐犊情深

  1.过渡:姥姥的剪刀行在纸上的刷刷声,悦耳至极,把“我”吸引住了。我们来看看这个地方的描写:“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

  *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句话,品品哪个字用得最传神。(栓)

  *课文中用什么拴住了什么?

  *让我们走进这温馨的盛夏午后。来,同桌一个读姥姥的话,一个读作者的话,姥姥是轻声慢语,作者是如痴如醉,用心感受感受,读一读。(生自由对读。)

  *谁愿意上来和老师一起表演着读读?(请一生上台。)你读文中的"我",我读姥姥的话,其他同学就帮助我俩描述当时的场景,读旁白,好吗?

  *我们表演得怎样?你们感觉到文中的“我”被牢牢地拴住了吗?

  2.你还从哪些句子看出我被姥姥的剪纸拴住了?

  ("从那时候起,……对活泼的兔子与敦厚的老牛充满了好感。")

  *这段话中,拴住作者的还是——?

  *哪一个字眼强烈地表达了"我"被牢牢地拴住了?(缠)

  *"我"怎么缠的?可能有哪些动作,说了哪些话?来,把我当姥姥,你来缠缠我。

  *是呀,姥姥那神奇的剪纸,牢牢地拴住了上学前的"我"。一个“缠”,让你体会到了——相机指导朗读,齐读。

  *这段文字意境优美,感情真挚,想把它背下来吗?出示,引背。

  (设计意图:我主要抓住课文中的“拴”、“缠”字进行教学,让学生从表面到内在,层层深入地感悟,从一个简单的“拴”、“缠”中读出祖孙之情,姥姥对我的疼爱之情,我对姥姥的热爱之情。通过让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姥姥与“我”的对话,使学生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我”由看不懂剪纸的意思,不解地发问,到看得懂剪纸的意思,热情地交谈,以至到后来缠着姥姥剪更多的牛和兔,剪纸把“我”与姥姥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其中,作者对幼时自己的描写:“刁难”、“挑剔”、“耍赖”、“调皮蛋”等含有明显的贬义成分,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走进文本去体会,从而更深刻地了解“我”的调皮是用来反衬出姥姥的宽容和慈爱,学生也能够进行动情地朗读来感受姥姥与“我”相处时融融的亲情。)

  第三版块:品读作者的心梦之境

  1.(音乐起)剪呀剪,拴呀拴,剪只兔,剪头牛,牢牢拴住萝卜头。姥姥的剪纸拴住了我的幼年时代,拴住了我上学前的一个个密云多雨的盛夏,后来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还拴得住我吗?何以见得?(出示最后一节)

  2.请你把目光移到那幅剪纸上,谁来读读描写这幅剪纸的文字。

  *如果,让你给这幅剪纸取个名儿,你会取什么名儿?

  *请大家把目光再投到"联结"这个词语上,能给它找一个近义词吗?

  *那么作者怎么会想到用"联想"的"联"和"打结"的"结"呢?

  追问:姥姥的剪纸拴了"我"多久?还将拴"我"多久,还能拴"我"多久?

  把作者这种坚定的预见和充沛的情感送进这段话中读。(指名读)

  3.姥姥用她的剪纸,为“我“营造了一个有声有色的剪纸世界,(板书:有声有色)让我享受到了浓浓的亲情。

  如果说童年时拴住的是我的身体,那么到现在拴住的其实是我的什么?(教师板书:心梦)

  6.心在飞扬,梦却依旧,姥姥的剪纸将拴我一生,拴我一世,让我们饱含真情,齐读这段话。(配乐)

  7.有位同学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写下了这样一首小诗,题目叫《想》。自由读。

  8.现在,你能否写出属于你自己的小诗呢?拿起笔来写下你自己心中的诗,写在《作业纸》上。(学生练笔。)

  9.交流:

  10.最后,让我们一起回到作者的心上,你认为现在姥姥的剪纸拴住的是一颗什么之心?

  11.是呀,这些统统被姥姥的剪纸拴住了。(板书:拴)

  12.顽皮可爱的小作者让姥姥牵肠挂肚,如今,心灵手巧的姥姥让作者魂牵梦萦。这份浓浓亲情的最好见证就是——再读课题。

  13.同学们,我们的姥姥也同作者的姥姥一样,勤劳善良,心灵手巧,她们也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我们的浓浓亲情。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亲切而又温暖人心的称呼——姥姥!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充分地感知文本,感悟文本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份作业纸,将积累的语言和思想、情感进一步内化、提升为自己的语言,形成自己的思想。这样既读入文本,与姥姥平等对话,与笑源产生共鸣;又读出文本,概括提升,吸取精华。)

《姥姥的剪纸》 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体会浓浓的亲情。

  教学难点: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主流程: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姥姥的剪纸》1-3节。好,一起响亮地把课题读一遍。

  2、你觉得姥姥的剪纸怎么样?

  3、是的,这是一位普通的老人,她和所有的姥姥一样,朴实善良,日夜操劳,但她又是不普通的,因为她身怀高超的剪纸技艺。

  二、抓住中心句,牵动整篇文

  1、是呀,姥姥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令作者魂牵梦萦、欲罢不能,请快速地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中的哪那一句话最能够表达作者的这种魂牵梦萦、欲罢不能的心境与梦境?

  2、出示: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1)就是这句话,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中有一组关联词,用得比较特殊,你注意到了吗?从这些关联词语里,你体会到了什么?你能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吗?

  (2)板书:有声有色。有声有色在文中指什么呢?(作者孩提时的生活。)

  3、下面我们就进入作者回忆的故事中,领略作者有声有色的童年生活。

  三、直面姥姥剪纸的“神”

  1、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这一回我给姥姥出了一个什么难题?(品悟“死死的” )剪的情况谁来介绍一下?作品怎么样?(“无可挑剔”何意?为此你想到说什么?)

  2、姥姥的剪纸真是神啊,同学们,姥姥的剪纸为什么会这么神呢?(引导学生品读:“熟能生巧,总剪,手就有准头了!”这一句,扣住“熟能生巧” 、“剪”感悟)

  3、这样总剪,手就有准头了!姥姥被蒙上了双眼,但“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出示这一句)这一句是说:练习得多了,剪刀也运用自如了。写得多传神的一句话,齐读。

  4、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例子,徐璐同学的二胡拉得好,从陌生到熟练,她是怎么做到的?下面我们就请徐璐谈谈她学二胡的经历。

  5、同学们,现在你们应该知道姥姥剪喜鹊登枝“熟能生巧”是怎么练就的吗?

  6、姥姥明知我经常故意为难她,她还顺从我剪出一个又一个美丽的作品。你的体会是什么?(姥姥爱我)

  7、正因有这些故事,我的童年变得妙趣横生了。出示: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让我们带着感情齐读这一句。

  四、品味姥姥剪纸的“情”

  1、姥姥不但剪喜鹊登枝“熟能生巧”,还处处关心着我。到了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这看似平淡的一句话,有一个字却用得很传神,你认为是哪一个字?(拴)拴东西,一般用什么拴?课文中是用绳子拴吗?用什么拴住了什么?(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

  2、出示:我抢过来看了,是一只顽皮的小兔子骑在一头温顺的老牛背上。我不解地问:“牛干啥驮着兔子?”

  (1)参照喜鹊登枝,也给这一个作品起个四字名字。好吗?

  3、出示:姥姥又剪出一幅:一头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

  (1)也给这一个作品起个四字名字吧。

  4、把我搂在怀里夸道,姥姥高兴什么?姥姥乐意驮着调皮的我,姥姥喜欢与我一起吃饭、生活,你从中体会出姥姥的什么来了?

  5、姥姥作品中的兔子是一只怎样的兔子?(充满快乐)老牛是一头什么样的老牛呢?(勤恳善良)其实兔子就是我呀,老牛就是姥姥呀。姥姥通过作品希望作者……(生活得快乐,幸福,喜欢与我一起生活)而当时的我也迷上了姥姥剪的老牛和兔子,喜欢上了老牛和兔子背后的故事。

  6、姥姥那神奇的剪纸,牢牢地拴住了上学前的“我”。“我”由衷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五、感受笑源的心境梦境

  1、姥姥和我在一起的时候,生活多么快乐。虽然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但姥姥的剪纸一直伴随着我。

  2、出示: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其中有一幅是这样的: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我知道,这是姥姥对我的期待。

  (1)指名读。给这幅作品起个四字名字吧。作者体会到了什么?

  (2)我已远去了,姥姥在家乡平原的一头仍然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他期待着什么?

  (3)像这样的剪纸不断从姥姥那里寄过来,你体会到了姥姥对我的情了吗?有什么情?我体会出来了吗?

  3、出示: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总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同学们,姥姥的剪纸在我的心底扎下了根,姥姥对我的关爱、思念伴随我成长。配乐齐读这段有声有色的文字。

  六、与文中人物对话,加深对亲情的理解

  1、看到“牛兔分离”这幅剪纸,我想对姥姥说什么话呢?让我们把姥姥和”我”想说的话写下来好吗?请左边两组同学写姥姥想对我说的话,右边两组同学写我想对姥姥说的话。

  2、小练笔:姥姥想对我说……;我想对姥姥说……

  3、有位同学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写下了这样一首小诗,题目叫《想》,我们来读一读:(媒体出示小诗:听那悦耳至极的剪纸声 / 想起月光下姥姥 / 还是那月光下的话语 / 还是那慈祥的面容 / 还是那恬静的微笑 / 真想 / 再一次回到姥姥的身边 / 怀念姥姥亲切的话语 / 怀念姥姥勤劳的身影 / 怀念姥姥剪纸的刷刷声 / 好想 / 一切都回到从前 / 好想 / 再回到姥姥的身边)

  4、《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让我们惊叹姥姥的剪纸神了,更感动浓浓的祖孙情。

  作业:

  1、练习背诵第12、13节。

  2、小练笔:你一定有一方面的特长,用一个片断介绍你是如何做到的。

  板书:

  姥姥的剪纸

  有声有色    喜鹊登枝  熟能生巧

  牛驮小兔

  牛兔食草

  牛兔分离

  “我” 祖孙情深 姥姥

  教后反思:

  一、抓住中心句,牵动整篇文。

  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习惯于顺藤摸瓜、循规蹈矩,在教学《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一课上,我在教学顺序的设计上做了变化。我从文章的中心句着手,先让学生浏览课文,走进文本,用智慧的眼睛去找“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学生很快就找到了”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总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请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和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这些句子,齐读后,我用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的心境和梦境会变得有声有色?”此问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立即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想起作者小时侯与姥姥一起生活的幸福时光,想起自己小时侯又是怎样耍赖刁难姥姥的,想起姥姥为作者剪的那么多的作品……有天女散花之妙!

  二、巧妙攻破重难点。

  此课的重点为能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感受姥姥的善良与勤劳,能让学生体会到祖孙间的浓浓亲情和“我”对姥姥的深深思念。在让学生掌握重点这一块,我用心良苦,一幅幅精美的剪纸,在课上不单单是剪纸了,而是变得会说话,会传情,“牛驮小兔”、 “牛兔同食”、 “牛兔分离”,让学生体会到了祖孙间的浓浓亲情,特别在”牛兔分离”这幅图,为了加深学生的体验,我让学生上台即兴表演,一名饰“兔子”,一名饰“老牛”,”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看着,那一刻一种离别的不舍,顿时袭上师生的心头。在突破难点这一块,我引导学生品读句子:“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我没有直接让学生生硬地去理解,而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让一位学生站起来谈一谈她学二胡的经历——“刚开始,我连‘1、2、3、4、5、6、7’都不会,现在我能熟练地拉好几首曲子了,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吗?这就是我日日练、月月练、时时练、刻刻练的结果呀!”这么一抛砖引玉,下面顿时小手林立,谈写字、谈唱歌、谈骑自行车、谈游泳……热烈一片,可以说是“豁然开朗”、 “柳暗花明”!

  三、寓审美教育于课中。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审美情趣和朗读能力的培养。剪纸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之一,但学生对它并不熟悉,我熟练地运用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好几幅作品,拉近了学生与剪纸的距离,学生在惊叹之余,更能体会到这些作品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喜鹊登枝”这幅图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问道:“在人们的眼中,它最普通,但它又最美,这是为什么?”学生欣赏着这幅剪纸,发表了自己的不同看法,“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 “大小疏密无可挑剔”, “更因为它象征着吉利,预示着丰收” ……瞧,孩子们的审美能力是不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四、朗读成了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指导学生紧扣文中的重点词句,由点带面,循作者的情感脉搏,领悟文本意境。“读中悟”、 “悟中读”,读的形式多种多样,在孩子们一次又一次的读中,两个字深深地印在了师生的心中,那就是姥姥的“勤”和姥姥和作者之间深深的“情”!

《姥姥的剪纸》 篇6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主要描述了“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姥姥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我”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其中“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沿着这条主线,披文入情,走进姥姥与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通过动情地读可以感受到姥姥对“我”的深情及“我”对姥姥的思念。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学习重难点】

  1、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第一课时

  【课时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3、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用“——”画出正确的读音。

  择(zháizé)菜刁难(nánnàn)数(shǔshù)九隆冬

  薅(hāorǔ)草机灵(língling)三伏盛(shèngchéng)夏

  2、读完课文,填一填:

  (1)说明姥姥是一个勤劳的人。(从书中选取一个事例)

  (2)说明姥姥是一个善良的人。(从书中选取一个事例)

  (3)说明姥姥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从书中选取一个事例)

  3、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请家长在相应的栏目下做出评价,用“√”表示。

  ★(吐字清晰,课文读正确)

  ★★(声音响亮,课文读流利)

  ★★★(朗读正确、流利、富有感染力)

  二、课堂研讨。

  1、导入:有个叫笑源的人,她和姥姥的感情非常深厚,他的姥姥最拿手的是剪纸。为了表达他对姥姥的深切思念之情,他特地写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姥姥的剪纸》。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检查反馈预习导学:要求读准“屯、择、猪、爽”字音、辨析“岂、刁”字形、联系上下文理解“刁难、挑剔、耍赖、调皮蛋”词义)

  3、再读课文,学生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剪纸技艺高超,深入人心。

  第二段:(第4~6自然段)讲述了我刁难姥姥,姥姥依然能尽展才艺。

  第三段:(第7~12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了与“我”的浓浓深情。

  第四段:(第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对远方的“我”的挂念,姥姥的剪纸是“我”永远的回忆。

  4、整体感知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方法引导:抓关键段意)

  课文主要讲了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以及与“我”在一起的融融祖孙情。

  5、默读第一至三自然段,画出关键词句,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请在书中画出来细细体会。(抓住两句话朗读体会)

  a、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无所不能。

  从两个“普普通通”可以看出姥姥所用的材料平常,从“翻来折去”可以看出姥姥剪纸方法简单,由此看出姥姥剪纸的技艺是多么的高超呀!(一起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b、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投影出示)

  “啧啧赞叹”是什么意思?不停地大声赞扬。(大家能学着乡亲们啧啧赞叹语气来读一下吗?)(母鸡真的能下蛋吗?公鸡真的能打鸣吗?这其实是一种夸张的说法,表现了乡亲们对姥姥剪纸技艺的赞叹。)除了猫、虎、母鸡、公鸡外,姥姥还会剪什么?(人物、植物、器物)

  现在请你仿照书上的夸张句式来夸夸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先自己试着说一说。

  你姥姥神了,剪______像________,剪______像________,剪个______________,

  剪个____________……

  6、读了这一段,你发现姥姥的剪纸受大家欢迎,不仅因为姥姥心灵手巧、技艺高超,还因为她广结善缘、有求必应、勤劳善良。(请用四字词语概括)

  7、小结。齐读1-3自然段。

  三、当堂训练。

  1、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1)从两个“普普通通”可以看出,从“翻来折去”可以看出,

  由此看出。

  (2)别人对姥姥“啧啧赞叹”在文中是描写,它起到作用。

  2、“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姥姥的剪纸这么受欢迎,一是因为,二是因为。

  四、巩固练习。

  1、默写课文中的词语。

  2、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刁难的本义是,在文中指;挑剔的本意是,在文中指;耍赖的本意是,在文中指;调皮蛋的本意是,在文中指。

  第二课时

  【课时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你差点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姥姥用指头点了一下我的鼻子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1、给这段话加上标点。

  2、给这段话中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冒:a鼓出来b不顾c不加小心d用假的充当真的

  准:a允许b依照c一定d把握

  二、课堂研讨。

  1、检查反馈预习导学。

  2、学习4—6自然段。

  (1)多媒体出示“喜鹊登枝”的剪纸。作者是怎样的赞叹的?(指名读)

  (2)同学们,姥姥的剪纸的技艺为什么会这么高超呢?

  (出示)“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a.理解“熟能生巧”:熟悉、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妙的办法,手就会灵活。

  其实熟能生巧这个道理很多人都知道,有许多俗语就说明了这个道理,你能说出一两句吗?(投影出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姥姥是怎样做到熟能生巧的呢?谁来说一说?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请你举例说说。

  “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甚至摸黑剪。”从朗读中,你体会到了姥姥剪纸的时间长、次数多,所以姥姥熟能生巧,技艺娴熟。例如打毛衣、包饺子。

  3.学习7——12自然段。

  (1)用波浪线画出文中具体描写的姥姥剪纸作品的句子。

  (2)讨论交流:

  出示:a.一只顽皮的小兔子骑在一头温顺的老牛的背上;b.一头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你能给这幅剪纸给个名字吗?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分角色读一读。)

  (3)小结:是呀,正是姥姥的充满神奇的剪纸拴住了我,让我幼小的心和姥姥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分角色读7-12自然段)

  4.学习第13自然段。

  (1)媒体出示: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其中有一幅是这样的: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姥姥对我的期待是牵挂着我,希望我平平安安,盼望我能够成为有用的人才。

  (2)姥姥对“我”充满了思念与期待,“我”的心里又何尝忘记过姥姥呢?引读最后一段。

  a.从这段文字中,你读出了什么?(我对姥姥、对家乡的思念)

  b.是呀,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声”指声音,可能有哪些声呢?(剪纸声、姥姥的说话声)“色”指的是什么?(颜色、活动、人物)小练笔:“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我仿佛听到了,又仿佛看到了。

  六.总结课文。你从课题中读出了什么?

  剪纸不仅展示了姥姥的心灵手巧、技艺高超,更体现了姥姥对“我”的疼爱与牵挂,同时也寄托了“我”对姥姥的思念和依恋。它如同桥梁,联结了“我”与姥姥之间的亲情,它宛如纽带,连接了“我”与姥姥心灵的距离。

  三、当堂训练。

  1、“熟能生巧”的意思是。姥姥剪“”最熟悉不过了,是因为她剪,剪,剪,

  剪,剪,甚至剪。从中我体会到

  。

  2、“熟能生巧”这个道理有许多俗语:、。

  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如。

  四、巩固练习

  1、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的兔子,的兔

  子,的兔子;的老牛,的老牛……兔子总是在,老牛总是在。我摆弄着,对的兔子与的老牛充满了好感。

  (2)事实上,我不管走,走,梦中总不时映现和村路两侧的。无论,无论,只要忆及那,我的心境与梦境就。

  3、课文以“姥姥的剪纸”为题有什么妙处?

  4、拓展阅读,回答问题:

  露珠的身形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当夜幕笼罩的时候,它像慈母用乳汁哺育婴儿一样地滋润着禾苗;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它又最早睁开它那不知疲倦的眼睛;它白天隐自于空气中,夜晚无声地在黑暗中工作。它不像暴雨挟风雷鸣电闪以炫耀它们的威力,更不像冰雹那样对一切残酷无情,它默默地工作,又默默地逝去。它把短暂的一生献给禾苗,面对禾苗却从来无所求。它多么像辛勤的园丁,培养着祖国的花朵;多么像我们敬爱的老师,灯下伏案夜以继日地工作,把毕生的心血滴滴洒在我们的心田上!

  1、文中的“它”是指,“园丁”是指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小贴士:解释词语的方法有:查字典、换近义词、抓字眼】

  (1炫耀:

  (2夜以继日:

  4、在文中用“———”线画出表现“露珠精神”的句子。

  5、联系生活实际,举二个例子说明你认为什么样的人具有“露珠精神”?

《姥姥的剪纸》 篇7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屯、猪、叼、岂、稼、驮、啃、爽”八个生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刁难、挑剔、耍懒、调皮蛋”四个词语。

  3、读课文,知道姥姥是心灵手巧、勤劳善良的人,她的剪纸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教学重点

  目标3

  教学难点

  目标2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叫《姥姥的剪纸》。(板书课题)

  2、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叫起来非常亲切。我们一起来叫一声,姥姥。(学生齐叫)注意轻声(范读),你来叫一声。(指名)你再来叫一声。(指名)读得真亲切。这位姥姥有一手绝活,那就是剪纸。我们一起来读一遍课题。(齐读)

  二、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词。

  1、因为事先没有布置预习,所以我们要在课堂上来完成这一环节。请大家打开课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这篇课文生字新词比较多,特别还有几个多音字,要力争把它们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媒体出示要求,学生自由读书)

  2、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生字新词学得怎样,请看大屏幕。(出示词语)自己先读读。(学生自由读词语。)(指读)这里有两个多音字,“左邻右舍”的“舍”是个多音字,这里读shè。“择菜”的“择”也是个多音字,读成zhái。大家跟我读:左邻右舍、择菜。一起读一读这些词语。(齐读)在这些字词中,你认为同学们哪些字特别容易写错,你要给他进行一下友情提醒。(指名回答)

  3、指导生读准字音,并正确书写。(描红)

  4、联系上下文理解“刁难、挑剔、耍懒、调皮蛋”四个词语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

  1、看来,同学们词语学得不错,现在请你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位姥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她的剪纸怎么样?开始读。

  2、媒体出示要求,学生自由读书。

  3、指名回答,集体交流。

  4、师生共同板书。

  姥姥:心灵手巧 勤劳善良……

  剪纸:栩栩如生 活灵活现……

  四、浓缩语词,把课文读薄。

  一度浓缩,把课文读成几个镜头

  1、课文里边还有好多好词,请看大屏幕。

  (大屏幕出示两组词语,左边一组:啧啧赞叹、刷刷刷刷、悦耳至极、清清爽爽;右边一组:左邻右舍、择菜薅草、喜鹊登枝、牛驮小兔。)

  2、屏幕上有两组词语,左边一组,右边一组,大家一组一组地自己先读读。(学生自由读词语。)

  3、围绕这组词语,好像听到了哪些声音?

  4、右边还有四个词语,谁来读?

  5、围绕这组词语,好像看到了什么?

  6、看来,同学们学得不错,现在请你选择这两组词语当中的一个或几个,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围绕着剪纸,作者回忆了他和姥姥的哪些往事?你看到了哪几个镜头?请大家先准备一下,自己在心里想一想。

  同学们真会读书!读着读着,就把长长的一篇课文读成了几个镜头和一串声音,我们看到了姥姥剪窗花的镜头,看到了姥姥干活儿的镜头,看到了作者“刁难”姥姥的镜头,还听到了姥姥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

  二度浓缩,把课文读成一个词语

  1、是呀,姥姥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令作者魂牵梦萦、欲罢不能,请再次快速地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中的哪那一句话最能够表达作者的这种魂牵梦萦、欲罢不能的心境与梦境?

  (大屏幕出示:“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2、这句话中有一组关联词,用得比较特殊,你注意到了吗?

  3、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你去读读,你感觉到了什么?

  4、你能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吗?

  5、请你仔细观察屏幕上刚才的两组词语,左边一组,右边一组,你再联系“有声有色”这个词语,有没有发现什么名堂来?(大屏幕再次出示刚才的两组词语,左边一组:啧啧赞叹、刷刷刷刷、悦耳至极、清清爽爽;右边一组:左邻右舍、择菜薅草、喜鹊登枝、牛驮小兔。)

  6、同学们真了不起!那你能结合这两组词语,分别说说作者说的“有声有色”的“声”和“色”可能各是什么吗?

  师:这就是作者心中和梦中的“有声有色”,那么这些声音和生活到底具有怎样的魔力呢?要想有更加深入的体会,我们要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中去感受感受。

  五、歌曲《感恩的心》

  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亲人、故乡永远是你情归的港湾,感谢亲人、感谢命运、感谢生活……

  板书设计

  12、姥姥的剪纸

  有声有色

  剪纸:栩栩如生 活灵活现

  姥姥:心灵手巧勤劳善良

《姥姥的剪纸》 篇8

  研究课题:小学语文“主动积累”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一、教学要求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二、教学重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

  三、教学难点

  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及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怀念。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揭题

  2.出示图片,欣赏一些精美的剪纸作品。

  3. 看了这些剪纸作品,你有什么话要说?

  (二)精读课文1~6自然段,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

  1.师:这些栩栩如生的剪纸把我们都看傻了,难怪乡里人啧啧赞叹

  出示: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1)指导学生有韵律、有节奏地读。

  (2)请注意这番话中乡亲们在赞叹姥姥剪什么剪得活灵活现?除了动物,姥姥还会剪什么?书上怎么说的?

  (3)现在请你扮演乡亲们,学着书上这句话的韵味和形式来夸夸姥姥剪的其它东西,前后同学先互相夸夸,个别学生夸。

  出示:你姥姥神了,剪       像     ,剪     像      ,剪个     ,剪个     。

  2. 姥姥那么神,你还能从什么地方体会到?好好读读课文1~6自然段,找出一些关键的语句,反复读上几遍。可以写上自己的体会。

  (1)学生自读自悟。

  (2)根据学生交流,相机指导学生理解朗读以下语句。

  ①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让学生谈自己的体会,从一个“都”字,让你感觉到什么?指导朗读。

  ②出示:慈祥的姥姥广结善缘,有求必应,任谁……

  师:说说你的感受,能读好这段话吗?体会姥姥的勤劳、善良。

  ③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枝”……

  a师:先说说你的感受?你能把“我”的调皮劲儿读出来吗?

  b看“喜鹊登枝”图,想说什么?

  c 指导读好“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

  d姥姥“熟能生巧”的本领是怎么练就的呀?多种形式读第6自然段。

  e用自己的话说说“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并读好这句话。

  (三)精读课文7~12自然段,感受姥姥对“我”浓浓的亲情。

  1.师:读到这里,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都跃然纸上,请同学们再快速浏览课文7~12自然段,看看除了喜鹊登枝、除了家家户户窗户上的窗花,姥姥剪得最多的是什么?

  2. 姥姥剪这么多牛和兔,是为了——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

  3.出示: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

  指导朗读

  4.师:想走进这温馨的盛夏午后吗?分角色朗读姥姥和我的对话。

  5. 引读12自然段,说说从姥姥剪的兔子和老牛中你体会到什么?

  (四)体会作者的心境之梦,品读课文最后一段。

  1.姥姥的剪纸拴住了我的幼年时代,拴住了我上学前的一个个密云多雨的盛夏,后来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还拴得住我吗?何以见得?

  2.出示剪纸。请你把目光移到那幅剪纸上,谁再来读读描写这幅剪纸的文字。

  出示:“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

  3.师:如果,让你给这幅剪纸取个名儿,你会取什么名儿?这仅仅是一幅剪纸吗?不是——这分明是我和姥姥之间浓浓的亲情啊!

  4. 配乐朗读课文,如果说童年时拴住的是我的身体,那么到现在拴住的其实是我的什么?

  5.师:孩子,拴住我们心梦的,仅仅是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吗?

  出示: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                   ,我的心境与梦境就会变得有声有色。

  6. 让我们饱含真情地齐读这段话。

  更多资料:

  姥姥的剪纸     12、《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一      12、《姥姥的剪纸》教学教材解读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之二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

  姥姥的剪纸(第2课时)教学设计      姥姥的剪纸 教案      12姥姥的剪纸 教案

  姥姥的剪纸 教案2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三     】《姥姥的剪纸》教学后记

  】《姥姥的剪纸》的教学与反思     】《姥姥的剪纸》案例与反思     】《姥姥的剪纸》教学随笔

  姥姥的剪纸 教案三     读出童年的心梦之境--《姥姥的剪纸》课堂实录及评点

《姥姥的剪纸》 篇9

  写在前面:

  近来,我有这样一种想法:学生为什么把所学的内容遗忘得这样快,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我觉得我们的教学策略有问题,过多的把一些零散的知识教会学生,时间长了,学生所接受的信息越来越多,造成一定程度的积压、拥堵,所以学生会选择遗忘,这也是保护大脑的一种措施,遗忘是大脑的一种自觉行为。因此,我想能不能在教学新课的时候,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接受和记忆问题,能让学生便于记忆,便于积累。能否把我们教学的内容以整体的形式出现,让学生有整体的、宏观的形象。举一个不一定恰当的比喻,一篇课文如同一座房子,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如同一排房子。我们在教学课文时,先把一排房子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对这一排房子有一个整体的印象,而教学一篇课文的时候,首先把这一座房子的整体形象让学生清楚,然后再具体了解房子的内部结构,建筑特色,房间布局,装潢设计等,这样的好处是学生宏观上有整排房子的概念,有整座房子的概念,微观上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比较集中地放置在一座房子里。这样就避免了内容过多所造成的遗忘现象。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教学《姥姥的剪纸》时,便先把这篇课文的整体呈现给学生,然后引领学生学习课文的局部特色,最后回归整体。下面是《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的课堂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师生问好。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样大家很少见到的东西,大家想不想看?

  生:想看。

  师:展示带来的一幅幅剪纸作品。谁能用一些四字词语来说说你所看到的剪纸?

  生:活灵活现

  生:栩栩如生

  生:形象逼真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笑源写的一篇散文,题目就叫《姥姥的剪纸》(板书)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呢?

  生:我想知道笑源为什么要写这篇散文?

  生:我想知道这篇散文写了哪些内容?

  生:我想知道笑源为什么以《姥姥的剪纸》为题?

  师:刚才大家提了很好的问题。下面就请大家带着问题读书,希望大家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生:自读课文(大约8分钟)

  师:刚才大家自学非常认真,想必已经知道问题的答案,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首先我想问大家笑源为什么要写这篇散文?

  生:笑源写这篇散文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姥姥的思念。

  板书:思念

  师:那么课文介绍了哪些内容呢?

  生:课文介绍了姥姥的剪纸怎样?

  生:还介绍了姥姥的人品怎样?

  生:还介绍了姥姥的剪纸技艺。

  生:还介绍了姥姥对我的关爱。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12      姥姥的剪纸          (思念)

  姥姥的剪纸:活灵活现    栩栩如生   形神兼备  形象逼真

  姥姥的人品:

  姥姥的剪纸技艺:

  姥姥对我的关爱:

  师:姥姥的剪纸怎样呢?课文哪些小节向我们作了详细地介绍?

  生:第一小节到第三小节

  师:默读第一小节到第三小节,把读懂的内容以批注的形式写在书上。

  生:学生默读并批注(5分钟)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

  生:姥姥的剪纸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老师板书)

  师: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生: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师:这是谁赞叹姥姥的剪纸?

  生:乡亲们

  师:乡亲们还会怎样赞叹呢?想一想。

  生:你姥姥神了,剪鸡像鸡,剪兔像兔,剪条小狗能看门,剪头老牛能耕地。

  生: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猪像猪,剪只老鹰能抓鸡,剪只小鸟能飞翔。

  师:你们刚才所夸的全是动物,难道姥姥就会剪动物吗?

  生:不是。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

  师: “无所不能”是什么意思?

  生:姥姥什么都会剪。

  师:再来夸夸姥姥。

  生:你姥姥神了,剪桌子像桌子,剪椅子像椅子,剪个碗能盛饭,剪双筷子能夹菜。

  生:你姥姥神了,剪草像草,剪花像花,剪座房子能住人,剪棵果树能结果。

  师:还可以用哪些词语形容姥姥的剪纸?

  生:形神兼备

  生:妙不可言

  生:形象逼真

  师:正因为姥姥的剪纸如此妙不可言、形神兼备、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所以……齐读课文第一小节。

  生:齐读第一小节

  师:第一小节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生:由大到小。

  师:作者在第一小节运用了电影里常用的方法,镜头一开始是大平原,然后到小村庄,再到村子里的各家各户,最后定格在窗户的剪纸上。这种写法叫由大到小、由远及近。作者在描写姥姥的剪纸时运用了两种描写的方法,你们知道吗?

  生:一是正面描写,一是侧面描写。

  师:具体说说看。

  生: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是正面描写。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是侧面描写。

  师:讲得真好。鼓掌。

《姥姥的剪纸》 篇10

  教材简析:

  课文为我们描述了“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说她普通,她实在又不普通。一手高超的剪纸技艺,让所有人都赞不绝口。姥姥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我”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说她不普通,她实在又太普通,每天烧饭、择菜、淘米、喂猪。与所有的姥姥一样,朴实平凡,日夜劳作,与外孙相濡以沫,有着化不开的亲情。

  “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通过这剪纸的高超技艺,姥姥那纯朴、善良、热情的形象,以及与“我”之间浓浓的亲情,似在我们眼前清晰、丰满起来。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的情味来。读着语言文字,有一股北方特有的民风民情迎面扑来。作者的这些遣词造句也很有地方特色,很有“嚼”劲啊!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走进语言文字,走进姥姥的剪纸艺术世界,走进姥姥与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建立起姥姥的人物形象,并通过用心品读语言文字,在鉴赏中体会作者是如何表现人物特点的,对文中具有浓浓的北方风情的词句表达效果,有所感悟,并对习作语言表达有全新认识。

  教学目标:

  默读课文,对姥姥的形象有初步认识;品读、揣摩语言文字,感悟作者是如何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特点的,鉴赏作者充满情味的语言表达。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资料搜集交流,揭题质疑。

  1、师:中华民族是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古国,东西南北,都拥有具有地特色的民间传统工艺品。剪纸,就是其中一朵奇葩!(板:剪纸)

  关于剪纸,你有哪些了解?

  组织生交流自己所搜集到的相关文字、图片资料或剪纸,师作随机点评,或鼓励生养成将资料进行筛选、记忆的习惯。

  2、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板:姥姥的剪纸)

  3、读完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师点评小结:课题是“姥姥的剪纸”,感觉课文也许不只是在写剪纸,更是在写姥姥。出示学习目标一:默读课文,思考姥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人物形象)

  二、初步感知姥姥形象。

  1、学生自由默读,思考后大堂交流,师随机板书:

  技艺高超、勤劳善良、热爱生活、剪纸传情

  △若学生读不到第三点,则引导生读§6:

  同学们对姥姥的认识,了解越来越丰富、深入了,请你自由训练读第6自然段,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认识?

  交流后引导:姥姥的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弥漫着剪纸的喜气。剪纸已成为姥姥生活中最大的乐趣、重要的生活内容。对此,你又感受到了什么?交流板书:热爱生活。

  三、品读语言文字,揣摩语言表达。

  1、师:是的,就是这样一位可亲可敬的姥姥,让作者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忆及那剪纸声,心中便荡漾起一种温暖的情感来。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语言文字,走进姥姥的剪纸世界,走进姥姥与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出示学习目标二)品读语言文字,感悟作者是如何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特点的?

  2、师:姥姥的这些特点,你对哪一点最感兴趣?结合具体的语言文字,看看作者是怎样将姥姥的这一特点写生动形象的?(板:语言表达)生自由朗读品味,读书批注,四人小小组学习、交流,大堂汇报交流:

  (1)技艺高超

  a引导第一段中“左邻右舍”、“都贴着”、“心灵手巧”等词句谈如何表达具体?

  师点评:开篇就将一个充满喜气的小屯子展现在读者眼前,让人感受到姥姥剪纸记忆高超深入人心。(板书:开篇总起)

  b“一把……无所不做。”(出手句段)这是作者正面描述:材料平常,方法简单,可在姥姥手中一切都活了。如此逼真、栩栩如生。这么一比较,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就表现得淋漓尽致。

  c“我从小就听人……能打鸣。”(句段)这是从侧面描述,也是屯子里人形象的夸张。足见姥姥的剪纸已深入人心!

  (板:正面描述、侧面表现)

  d作者那生动传神的语言将一位心灵手巧、技艺高超的姥姥仿佛带到了我们的眼前,你觉得该怎样读,才能表现出作者在写这段文字时的心情心境呢?(该读出怎样的感情来?)

  (表现出对姥姥的敬意、怀念,我们心中也升腾起一种赞美之情)。

  引导朗读好§1、2

  e§4~5举了一个生动的事例:(板:生动事例)我故意刁难姥姥,可姥姥仍剪得形象至极。此时的作者,真是心服口服,我们的心中有何感慨?交流后,引导读好§4、5两段文字。

  f§7~13剪纸内容丰富、寓意深刻,也表现出其技艺高超。(此时,稍作感悟,主要归为第四方面时再作深入学习)

  (2)勤劳善良

  师:同学们用心朗读品味语言文字,感悟作者满怀着对姥姥的情感,生动细致地表现着姥姥的特点。你还对姥姥的哪个特点感兴趣?品一品作者是如何具体表现的?

  a、“慈祥的姥姥……薅草……”

  写出了姥姥人缘极好,做事干脆利落、爽朗善良、着重于动作语言描写(板)

  b、走进如此生动的语言文字,用心揣摩,眼前看到一幅生动的画面。能读好这段文字吗?

  3)热爱生活

  a、出示“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朗读,说说理解,再思考:作者怎么具体表现出“总剪,熟能生巧”的?

  b、交流中出示句段㈠:“数九隆冬剪……摸黑剪”

  联系生活谈体会:姥姥的剪得多、时间长、长年累月练习使姥姥的技艺娴熟……之后朗读句段。

  c、出示句段㈡:“姥姥的手就是……手指。”品评这一比喻如何表现出姥姥的这一特点的?

  d、你能体会出剪纸在姥姥的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吗?交流:剪纸,已成为姥姥的重要休闲、娱乐方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了!

  e、联系这两句段,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再说说文中出示句段的理解。

  f、其实,作者在描写同一个事例时,充满情感的语言展示了姥姥很多方面的特点,这样的文字是最有魅力、富有内涵的,引导读好§4~6。

  (4)剪纸传情

  a、读§7~12,作者是如何表现姥姥借着剪纸在表达着对我们的关爱与期盼的?

  读后交流:

  ①“我”看不懂剪纸的内容,不解地发问,热情地交谈,表现出姥姥对我的亲昵、关心。

  ②想象,也许姥姥还给我剪了哪些关于小兔子和老牛的故事?

  ③姥姥只是剪着玩耍的兔子、干活儿的老牛吗?

  交流:其实,姥姥是在借着剪纸表达对“我”的喜爱、呵护,传递着对我浓浓的亲情。

  师引导:表面上看,这些语言文字都在写姥姥对我的喜爱,透过这些文字,你还悟到了什么?(“我”对姥姥勤劳善良的赞美、对姥姥依恋之情。)

  师:这样内涵丰富的语言,我们该怎样读好它?先自由练读§7~12,再指名读

  b、指读§13

  ①“我”与姥姥浓浓的亲情伴着我的成长经历。当我忆起姥姥的剪纸声时,我眼前、梦境会出现怎样的景象?我的心境会变得如何?

  作者是如何表达出这种感受的?引导学生联系具体语言文字谈。

  ②满怀着依恋、不舍、思念,读§13。

  四、捕捉字眼,感悟语言风格、民风民情。

  1、读着这篇课文,总有一种浓浓的地方风情风味扑面而来。你们有这样的感觉吗?看看本文哪些字眼、语句很有当地的特色,你是怎样理解的?

  2、引导学生捕捉住“小屯”“派啥用场”“乐颠颠”“纳鞋底”“按冒”“准头”等词语,“剪猫像猫……”“洗衣服……”“姥姥的手就是眼睛……”等语句谈意思以及表达效果。

  五、学习反馈,提升认识。

  1、学到这儿,你明白用“姥姥的剪纸“为题,有何含义?

  交流:剪纸不只是指姥姥剪纸技艺高超,更是姥姥与“我“情感的桥梁,是寄托着情感的载体,也表现了姥姥其人。

  2、学习这篇课文各方面有何收获?尤其是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何改善?

  3、巩固练习:

  a、抄写生字词,背诵最后两段。

  b、补充习题。

  c、联系生活体验,说说对“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理解。

  附板书:

  姥姥的剪纸

  人物形象 语言表达

  技艺高超 开篇总起

  勤劳善良 正面描述、侧面描写

  热爱生活 动作语言

  剪纸传情 生动事例

《姥姥的剪纸》 篇11

  《姥姥的剪纸》为我们描述了作者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她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作者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

  “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去感受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姥姥与“我”相处时浓浓的亲情呢?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剪纸”这条线索,带领学生走进姥姥与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我把全文分为两部分,第一、二段为第一部分,先是让学生找描写剪纸的语句,感受姥姥剪纸的形象生动、精巧细致,在感官上有一个形象的了解。接着,以“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为中心句,思辩姥姥为什么能“熟能生巧”,怎么练的,结果怎样,进一步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学生通过朗读以及重点词句的理解,对姥姥高超的剪纸非常佩服,我能从他们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到这一点。

  片断一:

  师:“刁难”是什么意思?

  生:故意为难别人。

  师:文中的刁难是指——

  生:一天,我用双手死死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黑剪窗花。这就是一次“刁难”。

  师:挑剔

  生:在细节中过分的找毛病。

  师:耍赖

  生:使用无赖的手段、抵赖。

  师:调皮蛋

  生:顽皮

  师:为什么文中用这些词语?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反衬了姥姥剪纸的技艺娴熟……

  反思:对于以上四个词语的理解,光理解词语是浮于浅表的,我深入地引导学生“体会其表达的效果”。课文是“姥姥的剪纸“,作者着力描写的主要对象自然是姥姥。可作者为什么要花上较多的笔墨,用上“刁难”、“挑剔”、“耍赖”、“调皮蛋”等词语,来表现“我”的顽皮、淘气甚至于近乎无赖呢?我切入时机,引导学生理解这里运用的是反衬手法,目的还是表现出姥姥的剪纸技艺,“我”的“刁难”、“挑剔”、“耍赖”,有力的证明我是个“调皮蛋”,而我越是调皮捣蛋,越是能够显示出姥姥的心灵手巧。其高超的剪纸技艺,非同寻常,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令人由衷赞叹。另外,“我”的“调皮蛋”形象地表现了“姥姥”的温顺、敦厚和慈祥。这样的教学设计,既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又渗透了学法指导。

  片断二:

  在学完了7——12自然段,姥姥给我剪的牛驮小兔,牛与小兔啃食青草的那几个画面后,我再回到课文的第六自然段,体会姥姥剪纸的熟能生巧。

  师:“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结合你生活中的体验,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师:“熟能生巧”是什么意思?

  生: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从中找到窍门。

  生:姥姥如此熟练,因为老是不断地剪。

  生;姥姥“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

  就是对“总剪”的具体说明。

  师;“准头”的意思?

  生;心中有数

  师:出示练习说话:

  熟能生巧,总,。

  生:熟能生巧,总背,就能默出来了。

  生;熟能生巧,总学习,就能考上大学了。

  ……

  反思:通过引导学生理解“熟能生巧,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从中感悟姥姥的话是经验之谈,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有毅力,勤练不止!姥姥为什么如此熟练,下面的“总剪”二字透露端倪,因为老是不断地剪,岂能不熟练?手都有准头了,因为总剪,再熟练不过了,日久天长,剪起来就心中有数,从哪儿开始,到哪儿结束,要注意什么,剪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岂不是有了准头了。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学生很容易明白。而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学生的说话练习还需老师进一步引导,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人和事,也像姥姥剪纸那样,因为不断地练习,反复地实践,达到了熟能生巧、出神入化的地步,从而进一步体会姥姥的话中寓意!

  在第二部分的教学中,我还是抓住剪纸,让学生找出三幅牛兔剪纸图,想想它们有什么特点,体会到在实际生活中姥姥的勤劳,作者的贪玩。学生在交流这三幅图片的含义时,能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感受姥姥对作者的疼爱时,更激起对自己家人的感恩。所以,当我读着作者后来写的对姥姥临终前的回忆时,教室里一片安静,有的学生感动得甚至要流泪了。我想这正是我要的教学效果,不仅仅是让学生欣赏姥姥栩栩如生的剪纸艺术,更是让学生体会到亲人的关爱,永远心存一份感激,并把这份情传递给身边所有的人。

  更多资料:

  姥姥的剪纸     12、《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一      12、《姥姥的剪纸》教学教材解读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之二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

  姥姥的剪纸(第2课时)教学设计      姥姥的剪纸 教案      12姥姥的剪纸 教案

  姥姥的剪纸 教案2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三     】《姥姥的剪纸》教学后记

  】《姥姥的剪纸》的教学与反思     】《姥姥的剪纸》案例与反思     】《姥姥的剪纸》教学随笔

  姥姥的剪纸 教案三     读出童年的心梦之境--《姥姥的剪纸》课堂实录及评点

《姥姥的剪纸》 篇12

  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的语言生动,情感真挚,那字里行间表溢出的对于姥姥的热爱,让人感动。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句子,通过反复地品读,读出姥姥剪纸的神奇,剪纸技术的高超,读出祖孙俩之间的深情,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抓住重点字词进行感悟的学习方法,如“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无所不能”这个句子写出了姥姥剪纸的内容广泛,题材对偶样,也说明了姥姥的确是剪纸行家中的“无所不能”。“你姥姥神了,……公鸡能打鸣”这句话生动地说明老老的剪纸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突出的显示了姥姥的神剪纸技艺高超。如其中课文中的“拴”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从表面到内在,层层深入地感悟,从而从一个简单的“拴”中读出祖孙之情,姥姥对我的疼爱之情,我对姥姥的热爱之情,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充分地朗读与感悟的时间,切不可以告诉为主,要让学生自己在朗读的过程中感悟在字里行间流转的真情。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                  学习生字、疏通课文

  1、              揭示课题,指名读一遍

  2、              姥姥是谁?

  3、              说说对题目的理解,并推测课文会写 哪些内容?

  4、              学生自学生字词语

  5、              初读课文

  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6、              交流所学,不会的在全班解决

  7、              指名分节读课文及时疏通课文,纠正错误。

  二、                  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2、朗读思考;哪些自然段讲的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可以合并起来。

  3、学生默读思考,同桌交流。

  4、指名说说全文共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师适当点拨。

  三、                  指导写字。

  1、 师重点指导,学生写字

  2、展示评议

  四、布置作业

  1、读熟课文

  2、搜集剪纸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剪纸

  1、              课文里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姥姥的剪纸?请分别找出来,朗读体会剪

  纸 的特点。

  2、              学生朗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相应的特点。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3、              了解学生朗读感悟情况,并随即点拨,引导学生欣赏姥姥的剪纸。

  (1)“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无所不能”这个句子写出了姥姥剪纸的内容广泛,题材对偶样,也说明了姥姥的确是剪纸行家,“无所不能”。

  (2)“你姥姥神了,……公鸡能打鸣”这句话生动地说明老老的剪纸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突出的显示了姥姥的神剪纸技艺高超。

  (3)“嗬……无可挑剔”这句话是“我”发自内心的赞赏。由此可只,姥姥的剪纸形神兼备,是完美无缺的工艺品。

  (4)“我强过来一看……老牛背上。”

  (5)姥姥又剪出……啃食青草

  5、学生朗读有关词语,边读边展开想象体会姥姥的剪纸是何等精美,何等的有意义。

  6、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能够表现出老老的剪纸相关特点的句子,读出赞赏之意。

  二、认识姥姥

  1、欣赏完姥姥如此众多的剪纸作品,你们想知道写什么?

  2、指名说一说。

  (1)姥姥是怎样剪纸的?姥姥为什么能剪出如此精美的艺术作品?

  (2)姥姥是一位怎样的人?

  3、同学们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中,请在自己朗读思考的基础上,同桌相互交流,相互提示,相互启发。

  4、学生自主读悟,同桌互动。

  5、学生抓住相关的词句,朗读体会姥姥的特点,把握人物形象,感悟任务的内在的品格。

  6、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语句。读出了对姥姥的爱,读出祖孙俩之间的深情。

  三、质疑问难

  1、学生朗读课文,寻找疑惑之处,小组交流对疑难之处的理解。

  2、引导学生解决典型的疑难问题。“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刁难……挑剔……耍赖……”问题:着是课文第四节中的一句话,其中的刁难、挑剔、耍赖、调皮蛋等含有明显的贬义成分。如何准确的理解这些词语呢?

  试解:课后练习第三题这样提示我们“查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

  四、练习深化

  1、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后最后两节争取会背诵。

  2、              引导背诵

  (1)                               从那时侯起,我……达到老牛

  (2)                               一头老牛……变得

  3、“熟能生巧,……准头了”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体验,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4、读完这篇课文,你想对姥姥说些什么?试着把要说的话写成一段声情并茂的文字。

  板书设计:            

  姥姥的剪纸

  剪纸: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姥姥:心灵手巧、勤劳善良

  祖孙情深

《姥姥的剪纸》 篇13

  版本:苏教版 

  学科:小学语文 

  年级:六年级  

  课题:六年级上册第12课《姥姥的剪纸》 

  课时:两课时 

  分类:家庭作业

  教材简析:

  《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为我们描述了“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她平凡又非凡。说她平凡是因为她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劳动妇女,而她一手高超的剪纸技艺,不仅让所有的人对她赞不绝口,也牵动着“我”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抓住这个主线,就能走进姥姥与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浓浓的亲情感人至深。

  作业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实践的综合性,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走大语文教育之路,特别是重视开放语文资源,拓展学生的语文实践的空间,增加实际运用语文的机会”。因此,在语文家庭作业的设计上,我摒弃枯燥机械的重复式作业,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凸显出个性化的特征,让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体验生活,培养积极的情感,张扬他们的个性,发展他们的能力。

  作业设计的具体内容:

  请同学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选择作业类别,认真完成,获取相应的分值。其中第一题为必做题。

  1、小组合作搜集各地剪纸艺术的资料及图片,了解各地剪纸的特点。先组内交流,再参加班级剪纸艺术交流展。(1分)

  2、以课文插图为内容,写一篇小短文,题目自拟。(2分)

  3、《我的梦》为题,想像文章结尾我的梦境,续写《姥姥的剪纸》。(3分)

  4、亲手实践制作剪纸,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4分)

  预计学生完成时间:

  1、第一题以搜集资料为主要内容,根据学生家庭和个人能力的不同,时间可稍长一些。提前两到三天布置,预计一个小时完成。

  2、第二、三题课后作业,写小练笔,预计40钟完成。

  3、第四题和美术相关联,需动手实践,加上完成作文,预计需要一个半小时。

  作业批改的要点:

  1、第一项作业是课前作业,了解有关剪纸的特点。检查时老师要注重学生资料搜集的途径及过程,小组分工是否明确,要求人人参与。介绍时,重点突出,层次清楚,语言流畅,态度自然大方。

  2、第二项作业能细致观察图画,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图画的内容。

  3、第三项作业批改时要看学生所写的内容是否围绕课文内容有感而发。

  4、第四项作业要把自己制作的剪纸的过程写清楚,注意把感受写具体。中心明确,语句通顺。

  更多资料:

  姥姥的剪纸     12、《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一      12、《姥姥的剪纸》教学教材解读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之二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

  姥姥的剪纸(第2课时)教学设计      姥姥的剪纸 教案      12姥姥的剪纸 教案

  姥姥的剪纸 教案2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三     】《姥姥的剪纸》教学后记

  】《姥姥的剪纸》的教学与反思     】《姥姥的剪纸》案例与反思     】《姥姥的剪纸》教学随笔

  姥姥的剪纸 教案三     读出童年的心梦之境--《姥姥的剪纸》课堂实录及评点

《姥姥的剪纸》 篇14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剪纸

  1、姥姥的剪纸是什么样的?课文里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姥姥的剪纸?请分别找出来,朗读体会剪纸的特点。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相应的特点。

  3、了解学生朗读感悟情况,并随即点拨,引导学生欣赏姥姥的剪纸。

  (1)“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无所不能”这个句子写出了姥姥剪纸的内容广泛,题材对偶,也说明了姥姥的确是剪纸行家,(抓住“无所不能”。)

  (2)“你姥姥神了,……公鸡能打鸣”这句话生动地说明姥姥的剪纸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突出的显示了姥姥的神剪纸技艺高超。(指名带着赞美的语气来读)

  (3)“嗬……无可挑剔”这句话是“我”发自内心的赞赏。由此可只,姥姥的剪纸形神兼备,是完美无缺的工艺品。

  (4)“我抢过来一看……老牛背上。”

  (5)姥姥又剪出……肯食青草

  4、出示几幅剪纸,一起欣赏

  5、通过欣赏这些剪纸,用一个词来赞美一下这些剪纸。

  姥姥的剪纸真是啊!(板书:剪纸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二、认识姥姥

  1、姥姥为什么能剪出如此精美的艺术作品?

  2、到文中找一句最有代表性的话(“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1)出示“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2)“熟能生巧”是什么意思?

  (3)姥姥*什么才能“熟能生巧”?

  指导读好第6自然段:

  a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剪

  b.用不管……还是……不管……还是……不管……还是……

  c.分组读

  (4)现在姥姥的手巧到什么程度?

  (5)什么叫“准头”?

  (6)书中举了个什么样的例子来说明的?

  a 工夫不大……

  b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剪成的?

  c 我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些词语能感受到?这些词语在感情色彩上是什么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d 指名分角色朗读,演出作者的调皮

  (7)举举生活中的例子,用下面句式来说一说。

  熟能生巧,总,!”

  3、从中说明姥姥是一位怎样的人?(板书:姥姥心灵手巧)

  4、除此之外,姥姥还是一个怎样的人?

  (1)出示第3自然段

  (2)抓住“广结良缘、有求必应”进行理解

  (3)指导朗读

  (4)板书:勤劳善良

  三、体味深情

  1、姥姥对乡亲们有求必应,对我这个孙子更是疼爱有加,她是怎么通过剪纸传达对外孙子的爱呢?

  2、读读第三段,找找在这里具体写了几幅姥姥的剪纸?是什么样的?

  (1)指名交流

  (2)出示描写剪纸的语句

  一只顽皮的小兔子骑在一头温顺的老牛背上。

  一头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

  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

  (3)这三幅剪纸的图案有什么特点?兔子和老牛各代表什么?

  (4)剪纸中的老牛和兔子有什么特点?你体会到什么?

  理解:12小节(抓住几个“总是”指导背诵)

  (5)说说这三幅图仿佛在告诉我们什么?

  (6)重点理解第三幅图

  a 一片开阔的草地指什么?老牛是怎样的神态?

  b从剪纸中看出了,从姥姥的眼神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姥姥就站在村头,翘首企盼着她的外孙子的归来,我们仿佛听到姥姥对我的声声呼唤,对我的句句叮嘱......

  3、那么,我对姥姥又是一份怎样的感情?

  (1)指名读读有关句子

  这几句话里,没有一句写到姥姥,只写到了家乡和请清爽爽的剪纸声,但家乡有我亲爱是姥姥,剪纸声里有我和姥姥的欢声笑语------姥姥在我的梦里,我像姥姥思念我一样思念着姥姥!

  四、总结全文

  1、默读全文,思考作者为什么用“姥姥的剪纸”为题目?

  2、交流讨论:“剪纸”既是姥姥的高超技艺,更是姥姥和“我”的感情联结的纽带,是体现“我”和姥姥深情的载体。

  五、指导背诵

  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1、交流背诵方法

  a、想象画面背诵

  b、理解背诵:一是写姥姥思念我;一是写我思念姥姥。

  2、练习背诵

  3、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作业:1、默写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自己学习简单的剪纸。

  板书设计:

  姥姥的剪纸

  我爱               姥姥的剪纸:栩栩如生    活灵活现

  更爱                     姥姥:         心灵手巧     广结善缘  深爱外孙

《姥姥的剪纸》 篇1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具准备:小黑板等。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姥姥的剪纸》这一课。通过上一课1-3小节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我”的姥姥,“我”的姥姥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广结善缘、剪纸技艺高超、平凡而又不平凡等)(板书:姥姥)

  这么一位善良、勤劳的好姥姥还身怀绝技呢。她的剪纸技艺高超、深入人心,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你们也想见识一下精美的窗花吗?好,现在老师就满足大家的愿望,欣赏一些精美的剪纸作品。适当评价评价这些剪纸。(展示剪纸)

  我想姥姥的剪纸肯定比这些还要漂亮。

  二、学习课文4-6小节

  1、是呀,姥姥心灵手巧,剪纸技艺高超。课文第四小节中也有很精彩的描写?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4-6小节。

  自读思考,指名回答。

  小黑板出示:

  a、“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枝’便完成了。”

  学生齐读。

  “死死地捂住、摸着剪”说明了什么?(说明此时剪窗花难度大)“工夫不大”说明了什么?(说明姥姥动作熟练、娴熟、功夫深、本事大,完成速度快。)由此可以看出?(姥姥技艺高超)

  b、“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

  这句话中哪些词语也能够说明姥姥剪纸技艺高超呢?为什么这样说?(形象生动、无可挑剔)

  “形象生动”说明姥姥的剪纸惟妙惟肖,“无可挑剔”是说“我”没有办法找到毛病,充分说明姥姥的剪纸技术高超。

  这幅形象生动、无可挑剔的剪纸,同学们一定想一睹为快。请欣赏“喜鹊登枝”的剪纸。(展示剪纸)

  这就是姥姥的“喜鹊登枝”,你们看梅枝与喜鹊多么形象生动、惟妙惟肖呀,大小疏密真是无可挑剔!

  此时此刻,我们同学肯定有话想对姥姥说。你想说什么呢?(敬佩之情)

  请1-2名同学来把这两句话练读一遍。根据情况提出要求:注意读出姥姥的技术高超,以及我们的敬佩之情。

  2、我们同学肯定都服了,那文中的“我”服了吗?可是他还要耍赖呢,请同学们找找并说说,文中的“我”是怎样耍赖的,姥姥又是怎么说的?

  (生答:“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 ’, ‘你差点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姥姥用指头点了一下我的鼻子,‘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我”的耍赖,姥姥生气了吗?让我们再来一起读一下姥姥的话语。姥姥没有生气,我们反而从中感受到姥姥很幸福,很快乐,姥姥和我真是其乐融融啊!

  3、姥姥说,“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那么,姥姥熟能生巧的本领是怎样练就的呢?

  小黑板出示:

  “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

  指名朗读。

  这些句子可以看出姥姥剪得多,剪得时间长,几乎天天都剪。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长年累月地剪,使得姥姥剪纸的技艺越来越熟练。

  4、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熟能生巧的事例?你知道吗?(打毛衣、包饺子、百步穿杨、卖药商人、卖油翁、打字员等)

  5、把“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中的“总剪”改成“总做”,并阐述理由,说明其中的道理。

  三、学习7-12小节

  1、姥姥总剪,剪纸的技艺愈发精湛、高超,我想看姥姥剪纸肯定成了一种惬意、幸福的享受。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

  小黑板出示:

  “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

  这看似平淡的一句话,其中有一个字却用得很传神,你认为是哪一个字?(拴)(板书:拴)

  谁能上台来做一个“拴”的动作?(绕和系)

  (插话)拴东西,一般用什么拴?拴好后别忘了打一个结,这样才能牢固。(教师演示打结的动作。)

  课文中姥姥是用绳子拴住“我”的吗?那是用什么拴住了“我”?(指名答)(板书:我)

  (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板书:剪纸)

  2、那么,姥姥的剪纸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功能,能牢牢地拴住了贪玩的“我”呢?请同学们赶快读读7—12小节,看看姥姥用几幅剪纸拴住了我?(生自由读课文)

  提问:拴住作者的主要是哪几副剪纸?(指名答:牛驮小兔、牛和小兔一起吃草这两幅剪纸。)

  想看看这两幅美妙的剪纸吗?(展示剪纸)让我们再到文字中,去享受这两种不同的意境吧。

  下面让我们分组分角色朗读7-11小节,小组内一个读姥姥的话,一个读“我”的话,其余读旁白。姥姥是轻声慢语,作者是活泼可爱、如痴如醉的。(分角色朗读。)

  指名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个读文中的“我”,另一个读姥姥的话,其余同学读旁白。(评价:从他们的朗读,你们感觉到文中的“我”被牢牢地拴住了吗?)再请一组朗读。

  3、“我”还被姥姥的哪些剪纸拴住了呢?(指名答:“从那时候起,……对活泼的兔子与敦厚的老牛充满了好感。”)(展示剪纸)

  4、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这些形象生动、无可挑剔、栩栩如生的剪纸中有没有相同的地方?(指名答)为什么每一幅让“我”痴迷的剪纸里都有牛与兔呢?牛代表什么?兔子代表什么?其实姥姥的每一幅剪纸都生动描绘了姥姥与“我”之间幸福快乐的生活,渗透了姥姥对“我”浓浓的亲情,寄托了“我”对姥姥的思念之情。

  学到这里,我们都感觉到姥姥用剪纸拴住的不仅仅是“我”的身体,更多的是“我”的心。(板书:心)

  我们还感受到拴住“我”心灵的不仅仅是姥姥的剪纸。那还是什么呢?(同桌讨论,指名答:拴住“我”心灵的不仅仅是剪纸,还是姥姥的亲切慈祥、和蔼可亲的面容。拴住“我”心灵的不仅仅是剪纸,还是姥姥说话时的轻声慢语、一副和颜悦色的样子。拴住“我”心灵的不仅仅是剪纸,还是那段属于作者的快乐、惬意的夏日午后的日子。拴住“我”心灵的不仅仅是剪纸,更是姥姥与“我”之间浓浓的亲情……)(板书:亲情)

  四、学习13小节

  1、过渡:剪呀剪,拴呀拴,剪只兔,剪头牛,牢牢拴住萝卜头。姥姥的剪纸拴住了“我”的幼年时代,拴住了“我”上学前的一个个密云多雨的盛夏。后来“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还拴得住“我”吗?何以见得?(还拴得住。因为“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我们来齐读这段有声有色的文字。(生齐读)

  2、现在请同学们把目光转移到那幅剪纸上,请看黑板,谁再来读读描写这幅剪纸的文字。(展示剪纸)

  小黑板出示:

  “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

  指名读

  3、如果,让你给这幅剪纸取个名儿,你会取什么名儿?(凝望、无声的爱、我的童年、联结、我是风筝,你是线、期待)

  针对每一种回答,老师进行评价。

  4、姥姥的剪纸拴了“我”多久?还将拴“我”多久,还能拴“我”多久?(姥姥的剪纸拴了“我”的童年、小学、中学、大学,还将拴“我”一生。)

  何以见得还将拴“我”一生,还能拴“我”一生?别说,你能把作者这种坚定的预见和充沛的情感带到这段话的朗读中去吗?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剪纸不光展示了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更体现了姥姥对作者的浓浓亲情,寄托了作者对姥姥的无限思念,它如同桥梁沟通了姥姥与作者之间的感情;它又宛如纽带,拉近了姥姥与作者之间的距离。让我们永远地记住这份浓浓亲情的见证——姥姥的剪纸!

  六、布置作业:

  小黑板出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在收到姥姥寄来牛望远去小兔的剪纸后,作者心境颇不宁静,眼前浮现出和姥姥在一起时多姿多彩的生活画卷。假如你是作者,该怎么给姥姥回信呢?试着写写。

  板书:

  12姥姥的剪纸

  剪纸

  姥姥 ——拴——“我”(心)

  亲情

《姥姥的剪纸》 篇16

  本节课,我上课的整体是思路:以一颗平淡之心、一颗童真之心走进课堂,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做好对学生读通课文、读好课文的引领,让语文学习与生活融合,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升语文能力。

  这一课,“剪纸”一词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变化和流露的载体。抓住这条主线,就能披文入情,走进姥姥与作者的情感世界。

  首先,对课文的导入,我以很简单、朴实语言走进课文。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姥姥的剪纸》。看老师写课题。作者的名字很好听,叫做笑源。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我们一起学着笑源,来叫一声——姥姥。作者的姥姥还有一样拿手绝活儿呢!那就是——剪纸。

  其次,抓住剪纸发出的“刷刷”声音来统领课文的生字词教学。查字典的本领,特别是对语境中字词意思的把握,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近段时间,在我们明星教师培训中导师们都强调了要重视第一课时的生字词教学,最近在各类教学大赛中,老师们在课堂上老老实实地指导学生查字典,以培养学生对语境中字词意思的把握能力,因此我重点指导了“爽”的书写及理解在句子中的意思,还让学生对“驮”字书写时该注意些什么,进行了指导。

  接着,以一个体现“长文短教的教学思路”来进行课文教学。我向学生提出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书上哪些地方写出了姥姥剪纸技艺高超”,来统领课文第1—6自然段的教学。又以一个词语“熟能生巧”对课文的4—6自然段进行探究,做到“提领一顿,百毛皆顺”。教学中以学生多种多样的“读”,来体悟姥姥在各时各地的“剪”,体现出“人文就在语文中”的和谐融通。还结合学生的生活中的体验,回忆学过的俗语、谚语来说说对“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理解。

  在上课的过程中还有些地方我做得不到位:

  1、“啧啧赞叹”一词的教学时,学生读不出那种口语化的赞叹,我没有进行模仿性的示范,指导学生读好这个词。

  2、当学生在向我汇报“姥姥剪纸技艺高超”的句子时,为了顺着我自己的教学思路,我打断了学生的发言,遏制了学生表现的欲望,今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处理问题时要学会一些尊重学生的技巧。

  3、在即将下课时向学生总结“熟能生巧”的道理,由于本人的疏忽,如果能将“熟能生巧,才能做到技艺高超”来课末点题,那这节课就完整了。

《姥姥的剪纸》 篇17

  《姥姥的剪纸》是作家笑源的作品。描述了“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透过剪纸我们感受到平凡普通的农村老太太的不平凡,姥姥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这“我”的心,课文配以插图,形象地表现了姥姥与“我”相处时融融的亲情。

  课文是是一篇情感类的文章,我的教学以指向内容的阅读教学为主。指向内容的阅读教学,不是流水账的教学,不是逐段逐段字地讲解,“指向内容”的内容应当有选择性。

  如何选择内容来教学呢?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学生自己能掌握的内容不交,教师教了学生也不懂的内容不教,学生不懂但是教了能懂的知识要教。就拿《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对于姥姥剪纸受欢迎的表现,学生自己会掌握,教师只需要提问学生解答即可,但是受欢迎的原因,学生能说出具体的,却不会概括总结,因此需要教师教学指导概括;再如在如何刁难姥姥,学生一眼就能看到明白,“喜鹊登枝”如何精致,学生也能找到,但是后者对已理解姥姥剪纸技艺的精湛这个线索有辅助作用,因此教师需要提及,而前者可忽略;还有对于姥姥剪纸所传达出的情感,是后半部分学习的重点,因为情感隐藏在字里行间,需要学生体会文本内容,因此后半部分应重在朗读,让学生读书体会,而不是教师一味讲解灌输,但是新教师的我似乎在这块教学生仍功力尚浅,有待进步。

  指向内容的阅读教学,还应当注意方法的选择,如何选择呢?我认为可以有以下几点:

  一、重点语段注重朗读。

  朗读应当注意方式的多样化、趣味化,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乐意去接触文本,从朗读中观察学生是不是有所体会。朗读方法选择上,需要学生找关键语句的可以选择默读,便于安静思考;需要注意角色情感的,可以分角色朗读,特别是一些对话类的文本;需要有感情朗读的,教师可以范读,让学生有模板可以效仿;需要集体感悟的,可以齐读,特别是一些表现壮阔的语句,齐读会更有气势。

  二、关键词语理解,可以让学生学会查字典,但是最好是能让学生学会字面解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这是阅读理解能力的一种训练,也是理解课文的一个环节。如《姥姥的剪纸》中国的“耍赖”、“调皮蛋”等,原本贬义的词语,在这里却能褒用。

  指向内容的阅读教学,对于文中精彩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教师也应当提炼,让学生学习,并利用小练笔来运用,这也是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部分。比如《姥姥的剪纸》中的夸张、比喻、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等。

  以上便是在教学《姥姥的剪纸》后的一点思考。

展开全文阅读